三、高校创客文化的基本内涵
通过对车库文化、硅谷文化、DIY文化以及黑客文化的回溯,可以发现,创客发源兴盛于欧美国家,源自不同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和文化背景。高校培育创客文化不能是简单“拿来主义”,而要立足中国的国情,根据高校的组织特色和社会功能,理性地加以吸收和借鉴,提炼高校自身的创客文化内涵。高校创客文化作为在大学这一特定组织中产生的亚文化,其文化的根本导向必定与其组织所承担的任务和功能相一致。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其他一切工作的指向都是为实现这个根本任务而进行的。因此,高校创客文化既要继承传统创客文化中的优秀基因,又要围绕新时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坚守育人为本的价值导向,培育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创客文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为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供文化支撑。
1.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旋律,也是一个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位于首位;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及“创新”一词多达31次。在高校创客文化中提倡崇尚创新、敢为人先的价值追求既是大学文化发展的要求,也是创客文化本身的价值内核体现。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重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教育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5]。高校只有提倡创新、推崇创新,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正如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对大学阶段的年轻学生的期待那样,“你必须自由地思考,不管是对是错,自由地欣赏未被危险因素干扰的大千世界的斑斓色彩”[6],这种对“自由地思考”的鼓励就是要让学生始终保持对创新的追求。对创客而言,创新是创客的本质特征,创客必须敢于打破常规、勇于探索未知,才会不断地涌现出新的创意,才有可能将创意转变为现实,离开了创新,创客便失去了灵魂,创客活动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学以致用、勤于实践的学习态度
教育具有社会变迁功能,即教育通过开发人的潜能,提升人的素质,从而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与变革[7]。早期的大学因从事纯学术研究、传播高深学问而远离社会现实被称为“象牙塔”,但纵观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早期西方传统的古典大学“传授知识、造就绅士”,到洪堡大学强调“发展知识”“以科研为核心”,再到威斯康星大学提出“直接为社会服务”,高等教育正持续向社会开放并融入社会发展之中,其承担的社会功能也在不断强化,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德里克·博克在其著名的教育著作《走出象牙塔》一书中所用的副标题就是“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进入21世纪以来,驱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越来越多地依靠知识和创新,高校也就逐渐走近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并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已经成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功能。提倡学以致用、勤于实践的学习态度是当前高校所承担的社会变迁功能的需要,就是要将知识运用于实践中,将潜在的知识形态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和科技力。对创客而言,创客的灵魂在于创意,但绝不仅止于创意,体现创客价值的是其最终的产品体现。对高校学生创客而言,他们一方面要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用促学,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另一方面,他们要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创客实践中,在实践中寻找灵感,萌发创意,并通过实践,将设想落实到行动上,才能最终将创意变成现实。
3.跨界融合、乐于合作的共享理念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使“跨界”成为一个热词,它不仅成为当前的一种生活潮流,更代表着一种多维的视角和思维特质。“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行业的界限,使得社会的需求和供应被不断地丰富和完善,不同性质的行业、领域通过互联网被联系在了一起,原本互不相干的资源得以重新组合,出现了新的产业和新的业态,并产生了更大的价值效应。跨界融合也影响到高等教育领域。2017年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的新工科建设,就是为了使高等教育适应因跨界融合而出现的各种新兴产业。当前,现代工程是一种融科学、技术、人文、艺术等多学科知识的“大工程”,涉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近年来的全国“挑战杯”赛事来看,不论是参赛学生,还是指导教师,已不再是某单一学科的学生和老师可以胜任的,而是由具备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师生组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组合能够突破各自的专业局限,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特长,在交流中碰撞出创意火花,围绕一个共同的工程目标通力合作,在具体的专业技术环节上实现紧密对接配合,实现创意共享、项目共建的高效性。高校创客要养成跨界思维,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见解,善于听取来自不同领域的声音,这样才能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式,更有利于资源的重新整合和良性互动,为创意的产生和实现创造无限可能。
4.宽容失败、海纳百川的包容情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8]。从文化的视角来看,容错纠错机制的建立其实质是对鼓励创新的一种价值追求,其目标就是要营造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对于高校而言,包容是大学文化的天然追求。高校是各类思想、文化、知识的聚集地,只有开放包容才能带来思想的交流、交锋,实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正如蔡元培先生指出的,“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在于其具有的人文精神,批判性思想及‘包容性’之博大”。对创客而言,创新创意是他们得以存在的根本,而创新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人们无法预知未来,其任何探索行为就意味着冒险,有冒险就会有失败。失败多于成功,这已经是创新发明的普遍规律。瑞典心理学家萨穆埃尔·韦斯特博士创立的“失败博物馆”,收藏了包括苹果、可口可乐、哈雷摩托、柯达等世界著名公司的创意失败产品,其初衷并非嘲讽失败,而是告诉人们创新需要面对失败、研究失败。美国硅谷之所以长期蓬勃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那里有着一种浓厚的宽容失败的包容文化,人们不嘲笑失败,甚至把失败看成创业过程的必经阶段,能够从中获得教训,以至于在那里流行着“Fail Fast”(失败就快失败)的口号。当前,随着跨界融合、知识交叉的不断演进,创客更多的是以一种团队的形式出现。创客团队成员由于具有不同的学科专业背景,他们之间难免会出现创意理念和创意视角的争执和冲突,如果没有很好的包容性,创客团队的效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提倡包容精神,还能够促进团队成员之间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在情感上增强互信和激励,发挥成员之间的协同效应,进而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创造力。
1.创客文化主体的流动性
文化主体是指生活在社会文化之中的有意识的个体或者个体的自我意识,也可以是社会文化自成其类的社会整体或文化群体,以及在社会文化中文化“权力和话语”的持有者[9]。高校创客的主要构成是学生,这些学生创客是高校创客文化的“权力和话语”持有者。高校学生的周期轮替性,使得高校创客文化主体具有流动性的特征。事实上,由于高校的创客团队大多是基于项目而组建的,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流动也是普遍存在的。这种团队成员的流动性势必对团队的绩效、价值观形成产生影响,对此学者们持有不同的态度。贝文(Bvan)认为,成员的流动会造成团队生产技术、管理经验等元素的流失,频繁的成员流动会降低团队的核心竞争力[10]。而詹妮弗和弗朗西斯(Jennifer&Francis)则认为,团队成员的流动性使得新老成员之间有更多交流机会,团队的共同理念和价值观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形成并趋向合作[11]。高校创客文化主体的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这种流动的过程也是创客主体之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相互碰撞和交融的过程,有序、适当的人员流动也是有益的,能够使高校创客文化与外界产生信息和能量的交换,促进新旧观念以及不同思维方式的交流、渗透、更新,并形成新的文化结构和精神品质。但是,也必须注意到,要注重对高校创客文化核心精神的传承和延续,以防出现创客文化的断层和裂变。
2.创客文化目标的育人性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目标导向。就一般意义上的创客文化而言,其目标是为创客的行动提供方向和可供选择的方式。但是,高校是以培养人为根本任务的学术共同体,其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应该具有育人性,其最终目标是为了促使受教育者提高素质、健全人格,使他们成为符合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需求,并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其根本是为了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创业教育的目标不是帮助学生开办公司,而是着力于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人,培养首创精神、冒险精神、独立意识、创业能力以及挑战现状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满足需求的本领”[12]。高校创客文化是在高校开展的创客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文化,其目标导向是育人,是引领学生在参与创客活动中养成创新思维、发展创新能力,成长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根据这一特点,高校在培育创客文化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文化育人、活动育人的理念,创设良好的创客文化育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制度环境,以形成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氛围;要将创客活动置于高校立德树人的整体目标中去看待,跳出单纯将创业成功作为创客教育目标的误区,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构建起有层次、与专业紧密结合、面向全体学生的创客培育体系,重在激发和培养学生在运用专业知识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来衡量高校创客活动的成败得失。
3.创客文化内容的前瞻性
文化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一定时期产生的文化都有着其特定的历史印迹,并反映这个时期的时代特征。纵观车库文化、硅谷文化、DIY文化以及黑客文化的发展及形成过程,它们总是与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时代任务、时代潮流紧密联系。创客文化正是在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孕育而生,反映了当今社会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主旋律。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资源和产业模式得以革命性的优化组合,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不仅为创客活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和物质条件,其互联性、共享性、便捷性的特征也深刻影响着创客文化的内涵生成,共享、融合等理念已经成为创客文化的基本要素。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人才培养的集中地,高校创客文化内容的时代性不仅仅停留在“与时俱进”、被动地反映“当下性”和“现在性”的层面上,它往往还站在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的高度进行观照,重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体现出前瞻性和前沿性,为时代发展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做好铺垫。
4.创客文化载体的学科性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需要依靠一定的载体。学科是大学的功能单位,是大学实现其功能的核心载体。大学的功能活动都是以学科为单位组织开展的,现代大学的知识活动一刻也离不开学科[13]。高校创客文化是基于大学的知识创新活动而产生的,因此,其载体具有学科性的特点。首先,高校创客文化载体是在学科体系下形成的,无论是活动载体、空间载体,还是人的载体,总是基于某一种学科体系而存在,具有相对清晰的学科界限,但这不意味着创客活动中不存在学科交叉,相反,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创客活动的重要特征,也是促进创客文化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重要源泉。其次,学生的创客活动作为高校创客文化产生的源头和重要载体,也总是在特定的学科体系内进行的,学生创客的思维方式、价值追求会打上所在学科的烙印,表现出特定的学科特征。第三,课堂也是培育和弘扬创客文化的主阵地,而课堂教学内容是以学科文化知识为核心,教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于学科知识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引导学生在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创客文化的熏陶。
1.以学生创客为中心,在创客活动中孕育创客文化
文化即“人化”,其本质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意识层面的反映。高校创客文化是创客的创意创业实践活动经过时间的积淀、选择、凝练而成,并为高校创客所共同认可的一种主体文化,离开了创客主体及创客活动,创客文化就无以存在,也无以言表。以创客为中心培育创客文化,要把握好创客主体的广泛性和创客活动的丰富性。创客主体的广泛性意味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活动不是为了帮助学生就业的权宜之计、应景之举,也不是为了少部分有创业愿望学生而开展的技能训练,而是针对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不足而提出的重要举措,是对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是为全体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活动。创客活动的丰富性意味着创新创业活动不是局限于某一门具体学科,也不是独立于人才培养体系之外的附加环节,而是要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贯穿于大学教育始终,让学生在知识体系构建和工程实践锻炼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高校创客文化所蕴含的创新、实践、合作、共享、包容等内涵,只有在具体的创客实践中才能体现,也只有在具体的创客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涵养和提升。因此,以创客为中心培育创客文化,要突出创客活动的重要地位,坚持面向全员、贯穿全程,不断丰富创客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激情,让他们在创客活动中发展批判思维、求异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创造性思维在内的思维习惯,引导他们在与同伴的交流合作中学会认识自我、包容他人,在攻克困难的过程中磨炼锲而不舍、不断进取的精神品质。
2.以创新创业教育为抓手,引领校园创客文化风尚
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对文化有着重要的传递和选择功能。杜威曾指出,文化的庞杂需要教育的“简化”,文化中的丑陋现象需要教育的“净化”,人们所在社会群体的文化局限,需要教育来“平衡”社会文化中的各种成分[14]。创新创业教育是培育高校创客文化的关键环节。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能够对创客文化的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和规范作用,把已有的创客文化精髓内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培养他们对创客活动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不仅能够适应和参与当前的创客文化活动,而且能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创造更有价值的创客文化。因此,高校要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一方面,要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和创客培养课程开发,根据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高校要不断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挖掘和丰富专业课程中蕴含的创新创业元素,将创客文化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完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评价质量标准,细化人才培养体系中对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深入实施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扩大学生参与科研的广度与深度,将科研项目转化为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资源,在实践中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创业能力。
3.以众创空间打造为重点,搭建创客文化发展平台
新文化地理学代表人物麦克·克朗曾提出,“文化是现实生活实际情景中可定位的具体现象”[15]。文化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培育高校创客文化还要从文化的空间维度,重视物理空间环境的打造。高校众创空间是在特定的物理区域,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师生创客为中心,汇聚了创客、创业项目、组织机构、资本等众多创业要素的有机整体。众创空间为培育创客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空间载体,使得创新创业活动及其所蕴含的文化追求能够在这一空间里得以集中展示和发展。打造以众创空间为重点的创新创业活动平台,一是要加强活动场地和硬件支持。要通过整合校内现有创新创业资源,将图书馆、实习工厂、实验室等场所面向高校全体学生开放,为他们提供舒适的交流空间以及数控加工、3D打印、仪器测试等低成本、便捷化的硬件设备支撑,使得创新创业活动更加大众化、亲民化,增强众创空间的创业承载能力。二是要注重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只有好的项目,才能使众创空间充满活力,创客文化才可能在创客活动中得以发展。要推进不同专业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与行业领军企业的协同,围绕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创业方向,构建“基于项目的导师+团队+竞赛+创业”的项目培育体系,让众创空间成为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新文化的摇篮,更成为激发大学生创造激情、发展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三是要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是一个不断求索突破的艰苦过程,需要资源的支撑,也需要朋辈的激励。国外有研究者指出,在一个群体之中,个体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随着同群者行为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同群效应[16]。众创空间将怀有梦想、志趣相投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要营造一种乐于分享、平等交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充分发挥朋辈间的正向激励效应。
4.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创客文化培育长效机制
一种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需要各类资源的投入和时间的积淀。当前,高校创客文化难以得到稳定、持续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制度保障。因此,要将高校创客文化纳入大学文化建设之中,并健全高校创客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是完善创客培育机制。构建创客培养体系,以创客项目为载体,组建学科交叉融合的导师团队,突破专业学科壁垒,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客课程,从产品创意、产品研发、产品制造、产品营销四个层级,分阶段有序推进案例化、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创客素养和创客精神。二是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高校要贯彻落实国家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创新创业学分,落实创新创业学分互换制度,允许学生将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训练和竞赛、获取发明专利、发表论文、自主创业等活动成果换算为学分,计入学业成绩,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习和实践的动力。三是完善资金保障制度。高校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风险基金的形式,吸引企业、公益团体等社会力量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要优化资金支出结构,优先支持创新创业教学和竞赛活动,重点支持学生在新兴产业中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众创空间生态系统自组织与外部选择的耦合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9BGL036)、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高教重点自筹课题“‘双创’背景下高校众创空间生态系统的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B-b/2020/01/01)和2018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态位视域下地方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2018SJA1559)的阶段性成果]
周亚军:盐城工学院发改办副主任,讲师
薛浩:盐城工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3/11/content_9519.htm.
[2]黄玉蓉,王青,郝云慧.创客运动的中国流变及未来趋势[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54-63.
[3]徐示波,陈晴.我国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及优化策略—基于统计数据和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产业,2020(5):63-66.
[4][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教育部课题组.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5.
[6][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26.
[7]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55.
[9]赵旭东,张洁.文化主体的适应与嬗变—基于费孝通文化观的一些深度思考[J].学术界,2018(12):186-197.
[10]Bevan S. The Management of Labor Turnover[R]. Institute of Manpower Studies,1987:137.
[11]Jennifer A Chatman,Francis J Flynn. The Influence of Demographic Heterogeneity on the Emergence and Conseque Teams[J].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1(44):956-974.
[12]杨斌.创业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兴国[N].人民日报,2015-05-05.
[13]别敦荣.论大学学科概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9(9):1-6.
[14][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6-27.
[15][英]麦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
[16]Manski C F.Identification of Endogenous Social Effects:The Reflection Problem[J].Review of EconomicSt ud ies,1993,60(3):531-542.